近兩年,由于全球供需偏緊格局以及收購成本的支撐,棉花價格走勢強勁,而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漲幅較小,使得棉花與滌綸以及棉花與粘膠價差一路拉大,最高分別達到了15700元/噸和 10050元/噸左右,分別創了2011年以來的新高和歷史新高。
另一方面,5月上旬棉花外盤期貨仍延續4月底以來的沖高態勢,并帶動外棉現貨價格漲至近11年高位,棉花市場外強內弱局面延續,國內外棉花價格嚴重倒掛。據監測,5月上旬內外棉價差已達-3999元/噸,較4月下旬漲幅達到67%,其中5月5日差值擴大至-4915元/噸,創近十年新高。
在去年前三個季度,棉價漲幅雖大,但仍受需求支撐,利潤高于化纖紗,但去年第四季度后,疫情帶來的補庫暫告一段落,下游消費持續轉差,高棉價向下傳導遇阻,純棉紗廠利潤迅速惡化,由正轉負,從去年12月至今,紡企32支理論利潤連續6個月處于虧損狀態,最高虧損約-1500元/噸,棉紡原料價差繼續拉大的驅動因素明顯減弱,使得化纖原料對棉花的替代作用加速。不少企業都在轉混紡和化纖,從各省份情況來看,福建、江浙轉化纖的企業最多,其次是山東,最次是河南。
棉價過高,企業都在轉化纖,這能否帶來化纖價格的提振呢?
滌綸長絲、短纖、粘膠均面臨較大虧損
成本遇超強施壓
隨著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,前期利潤較好的滌綸紗和粘膠紗利潤也出現了明顯下降,目前T32和R30的理論利潤分別為-700元/噸和210元/噸左右。
同時不光是短纖,長絲也面臨同樣的情況,以POY150D/48F為例展示2020-2022年現金流情況,以下滌綸長絲POY150D/48F現金流簡寫為滌綸長絲POY。2022年以來滌綸長絲現金流持續壓縮,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,而一季度末滌綸長絲POY現金流逐漸虧損,至目前為止滌綸長絲POY現金流尚未扭轉虧損的局面。
終端、織造購買力不足現象將持續
化纖企業欲漲難漲
原料價格上漲疊加人民幣貶值,成本短期的大幅上升對于化纖企業來說較難承受。
隨著化纖價格持續上漲,后道利潤不斷壓縮且導致虧損的局面,一定程度上抑制終端生產積極性,目前坯布端處于低開開機率&高庫存狀態,佛山坯布開機自年后一直維持在3成左右,近期更是下降到20%左右,已經達到歷史低位。坯布庫存則偏高,布行補庫意愿疲軟,市場淡季氛圍持續。
而從終端零售數據方面看,在原料成本上升帶動終端價格上漲的背景下,4月服裝鞋帽、針、紡織品類商品銷售額僅為791億元,為三年新低,且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。其他各分項零售數據指標均不佳,表明在疫情斷續近3年的情況下,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,終端購買力不足現象將持續。
目前能感受到的是,不僅是國內紡織行業,國外紡織行業同樣面臨較大壓力,不論是疫情帶來的重創還是戰爭緊張局勢帶來的影響,全球紡織品服裝行業受到巨大沖擊,實體銷售以及網絡銷售都迎來“重頭一棒”,目前我國服裝企業數量較往年呈現下降趨勢,部分服裝企業轉移至東南亞國家,中小企業面臨競爭以及風險值較低的風險,行業洗牌速度呈現加快趨勢。短期來看,成本端與下游方面供需矛盾顯現。
綜上,原油作為大宗商品龍頭,受國際形勢等影響,可能持續在高位,化纖受成本帶動,價格上漲,但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終端紡織訂單稀少,需求萎縮使得化纖價格漲勢難以向下游傳導,市場形成上強下弱的局面,化纖產品均處于漲跌兩難的境地。終端疲弱態勢對漲價接受程度不佳,下游并無持續追高采購意愿,且因而近期化纖產品的漲價可能難以持續。